沈幼安剛從沈父去世的陰霾中走出來,泡芙和珠珠相繼離世,她又傷心了好一陣子。
珠珠最後幾日不喫不喝的模樣,不禁讓她想起了沈母。
沈父去世後,她整個人都被抽去了精氣神。
一夜變老。
如今又回了瀛州那樣的苦寒之地,她很是擔心。
在她的忐忑中,日子很快到了八月底,經過衆人的努力,西南旱災得到控制,顧明禮班師回朝。
就在他班師回朝第二日,瀛州的急信送到了上京。
沈幼安最擔心的事情還是發生了。
沈母年初時在雪地裏滑了一跤,腰椎骨折,用了不少醫藥,但骨頭始終沒長好,這半年來她一直癱瘓在牀,直至中秋後,病情急轉直下,不僅人消瘦了下去,神智也有些不清楚了,一直嚷着沈父過來接她了。
沈觀感覺沈母情況不好,立即往上京去了信。
沈幼安收到信後心如刀絞。
她恨不得立即回到瀛州,送沈母最後一程。
但現在她是皇后,出宮哪有那麼容易,更別說是去千里之外的瀛州了。
通常情況下,她只能和皇帝一同出宮,避暑、祭祀或者出遊。若是單獨出宮,只能是省親,但這種情況也極爲罕見。
小美言情 www.mei8888.com/
至少自大燕建國以來,還沒有哪位皇后享受過此等尊榮。
饒是顧承澈將她放在了心上,也未必肯答應,因爲瀛州實在是太遠了。
不過,即便只有萬分之一的概率她還是要試一試。
當她向顧承澈提出回瀛州時,顧承澈沉默了,她的心也跟着提了起來。
大約有一炷香那麼久,顧承澈纔開口道:“此去路途遙遠,即便你趕到瀛州,也未必能見岳母最後一面,這一路你不知要喫多少苦,我又無法陪你左右,你可要想好了。”
沈幼安點點頭,在男人跟前跪了下來,“臣妾想好了,懇請皇上答應。”
顧承澈嘆了口氣將人扶起來,“你我夫妻,不必這般。你若打定了主意,我便讓人護送你過去。”
沈幼安頓時一喜,“阿澈,謝謝你。”
聽到她喚起自己的名字,顧承澈眉宇間多了幾分溫柔。
第二日,沈幼安便讓人收拾了行李,帶着秋菊前往瀛州,她此次出行並未張揚,而是悄悄帶人從上京出發。
沈幼安此次回程比十年前那次還要趕,不到半個月就回到了瀛州。
然而她還是來晚了。
沈母在她抵達瀛州的前一日永遠地閉上了眼睛。
得知這個消息,沈幼安彷彿被人抽去了所有力氣,當即癱倒在地,一步步挪向安置沈母的棺槨。
“娘,女兒不孝……”剛一開口她便泣不成聲。
儘管早就知道會有這麼一日,但這一日真正到來時,她仍然難以接受。
沈思莞趕忙上前將她扶了起來,“小姑,節哀。”
“小姑別哭了,祖母給您留了話,讓您好好的。”沈家幾個女孩子紛紛上前,攙扶着沈幼安到圈椅上坐下。
“我們都要好好的!”沈觀紅了眼眶。
母親病重,他讓人往上京送了信,沒想到小妹竟然真的趕來了。
早知如此,他就該早幾日送信的,害得母親和小妹沒能見上最後一面。想到這裏,他懊惱不已。
九月二十,沈母出殯。
沈幼安披麻戴孝,跟在兄姐身後麻木地行禮、叩拜。
此前沈觀提議讓她走在最前面,被她否了,她不想因爲她的身份越過兄姐,如今她回到了瀛州,就是沈家的小女兒。
出殯後,停靈七日下葬。
這幾日,沈幼安住在沈家,和沈思莞一同住在她從前的院子裏。
沈思莞搬進瑤光院也有十年了,但她一直住在西廂房,沒動主屋的一切,即便已經過去了十餘年,沈幼安的閨秀仍和當年一模一樣,只是青紗帳稍稍有些泛黃,依稀能夠辨出歲月流逝的痕跡。
沈幼安很是感慨。
沒想到她都出嫁這麼多年了,孃家還保留着她的一切。
她看着眼前這個比她還顯年紀的侄女道:“以後你便搬到上房來,這麼大的院子一直空着不是浪費了。”
“這是大伯的意思,您得去跟大伯說。”沈思莞說着掃了眼自己,不以爲然道,“你也看到了,我就是個粗人,哪能住得了這樣講究的屋子,那我不得難受死?我平常都住在女學裏,一年也回來不了幾次,有個睡覺的地方就行了。”
沈幼安知道沈思莞的性子,便不再勸。
“對了,我這次回來,怎麼瞧着家裏……”怪怪的?但她又說不上來哪裏怪,總覺得大房發生了什麼。
“祖母臨走之前,定下聽白頂立門戶。”沈思莞道。
沈幼安明白了。
她就說沈昔白怎麼和家裏這般疏離,原來是做了棄子,心中有怨。
“祖母這麼做也是爲了大伯,她寧願讓大哥恨她,也不想讓他們父子生怨。”沈思莞喃喃道,“其實早在十年前我就知道,沈家遲早要指着聽白。去年在上京時,祖母提出從家裏選個孩子爲七皇子做伴讀我便瞧出來了,那是大哥最後的機會,可惜……”
她最後嘆了嘆道:“只能說爛泥扶不上牆。”
“罷了,不說他了,你將來有什麼打算?”沈幼安不想再提沈昔白的事。
“有戰事就打仗,沒戰事就好好辦我的女學。反正這麼多年過去了,家裏也都習慣了。至於養老問題您就更不用擔心了,紓白那小子說要過繼個小子到我跟前呢,我給拒了。”沈思莞嘿嘿一笑,“女學裏想要給我養老的人,大把呢!”
“真棒!”沈幼安讚揚道。
沈思莞不好意思地撓撓頭,“我,我只是做了自己想做的事,比起小姑差遠了。”
“你小姑我沒有那麼大的本事,只能自渡,而你卻化身爲舟,以身渡人,解救了千千萬萬的少女,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。”沈幼安說着拍了拍她的肩膀,“思莞乃吾輩楷模。”
沈思莞被她誇得臉上一紅,“我,我哪有這麼好,小姑太誇張了。”
此時的她還不知道,百年之後,瀛州百姓自發爲她立碑寫傳,她的事蹟傳遍了整個大燕。
甚至在瀛州,她成了與沈父齊名的女英雄!